1949年,国民党在解放军的连续打击下已经溃不成军。蒋介石仓皇逃到台湾,虽然落脚下来,但始终心怀不甘,天天琢磨着“反攻大陆”。然而炒股配资中心,手中那点残兵败将,根本撑不起他的野心。
就在这时,蒋介石的亲信李弥听说,自己的一千余旧部逃到缅甸还存活着,他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蒋介石。蒋介石听后眼前一亮:如果这支残部能在缅甸立足壮大,将来或许能成为“反攻大陆”的棋子。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批准了李弥去缅甸收拢旧部的请求。
然而事情并非如蒋所愿。李弥到了缅甸,虽然收拢了部队,却动了另一个心思——他想留在金三角发展,不打算回台湾。但蒋介石早有防备,早就留了一手。
展开剩余79%李弥本是黄埔军校四期生,最初分到朱德的部队当排长,朱德曾多次与他谈心,希望他走上革命道路。然而,李弥最终背离了朱德的苦心。1927年南昌起义时,他选择逃到四川投奔川军,后来又参与“围剿”红军,立功升迁。到1947年,李弥已升任整编第八师中将师长,在战役中表现得力,获得蒋介石的赏识,半年后被提拔为第13兵团司令官。
淮海战役中,李弥的兵团与杜聿明集团试图救援黄百韬,却被解放军阻击,最终陷入重围。杜聿明被俘、邱清泉阵亡,李弥却侥幸逃脱。蒋介石见他“突围”成功,还让他重建部队,并秘密交代他去云南坐镇,保住通往缅甸的路线。蒋甚至暗示,等时机成熟,就让他取代卢汉做云南省主席。
谁知卢汉早已与共产党接触,伺机起义。1949年12月9日,卢汉设宴软禁李弥和余程万。虽然李弥事先留有后手,命副军长曹天戈把部队转移,但局势已不可逆。卢汉宣布起义后,李弥被迫逃往滇南,在蒙自建立所谓“反共根据地”。共产党多次劝降,他却执迷不悟。
1950年初,蒋介石亲自派飞机把李弥接回台湾。可几天后,解放军在陈赓的指挥下发起大规模进攻,李弥的第8军彻底被歼,副手被俘,师长孙进贤投降,部分残部逃入缅甸。李弥听到消息时大受打击,而蒋介石和其他高层也对他冷淡下来。
正在失意之际,缅甸传来李国辉等人带残部生存下来的消息。李弥顿时精神一振,赶忙向蒋介石请命去收拢旧部。蒋介石一想,这或许能成为反攻的支点,便批准了他的请求。
李弥到缅甸后,与李国辉、谭忠会合,在金三角重新聚集兵力。他大肆收编散兵游勇和土匪,很快扩充到近两万人,还开办军官学校,灌输反共思想。但军费紧张,他便打起了鸦片的主意,独霸金三角毒品贸易,以此获取巨额财富,过上了奢侈生活。
然而,缅甸政府不能容忍外国军队在本国横行。多次驱逐失败后,只能向国际法庭申诉,最终得到多国支持。国际压力下,蒋介石只得命令李弥撤回台湾。1953年,李弥假意带部分老弱病残回台,却把主力留在金三角,企图两面周旋。可他没想到,蒋早已提防他,暗中安插亲信,甚至收买了李国辉和谭忠,把他架空。最终,他的主力也被调回台湾。
李弥自以为聪明,却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。回到台湾后,他被剥夺一切职务,彻底沦为弃子。晚年无人问津,1973年孤寂而死。
李弥这一生,聪明反被聪明误。他背信弃义成了习惯,当年对卢汉失信,如今又妄想蒙骗蒋介石,结果却被更老辣的蒋反手算计。为国民党卖命半生,到头来落得个凄凉结局,也算是对他反复无常、背信弃义的最好讽刺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腾证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